有刺植物为什么能消肿(带刺的植物会粘在身上)
马刺根是一种杂草,也叫大蓟,它的生命极强,在农村任何地方可以生长,农民朋友们非常讨厌它,因为它的浑身是刺,长在庄稼地里非常难除。
马刺根的样子: 马刺根是一种子材草,幼株时叶子的大样子和小蓟的样子基本差不多,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叶子开始长长、长宽,同时出现锯齿形的边缘,锯齿的两边也长有一大一小的锯齿,每个锯齿尖上长有一个大刺,边缘分部着小刺,叶面上有很多的细毛,这就是它的幼株。
再长一段时间开始起杆,杆子上也分布着锯齿和刺,也有零散的叶子,长到一定时间开始分枝,枝上又分枝,最后每个分枝顶部长个小圪塔,疙瘩上长满长长的小刺,疙瘩尖上慢慢绽开紫红色的花朵,跟小蓟的花一模一样,最高可以长到一人多高。
马刺根的功效: 马刺根虽然不讨人喜欢,可它是一种药材,和小蓟是同类药,气微,味淡。性味,甘、苦、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作用,用于血热引起的血症,如吐血、衄血、崩血、尿血等,即能清除湿热,也能凉血止血,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症,如果配伍其它药还能消热解毒。
在农村诸如此类的杂草有很多,看起来很普通,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每一种草都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马刺根是一种什么植物?
马刺根是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及以南部分省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荒地、草地、田间、路旁,在田间人们作为田间杂草根除。马刺根是地方名,因为它的植物体有很多密刺而得名,我们常叫马刺gai(谐音),它的正式中文名叫蓟,别名有大蓟、山萝卜等,是菊科植物。
马刺根的外形特点:茎直立,高三十到一百五十公分,有分叉,上下茎枝有条棱,有细刺;块根萝卜状。基部生长的叶比较大,卵状,羽状深裂或分裂,叶边有针刺和刺齿;中部和上部叶逐渐变小。头状花序直立,小花红色或紫色。果实有冠状毛,灰白色,羽毛状。花果期四月到十月。
马刺根是人们不太喜欢的一种植物,主要因为它植物体有刺,很容易刺伤人体。但它的根和叶有药用价值,可治疗热性出血,叶可治疗腹脏淤血;外用可治疗恶疮、疥疮等疾病。
马刺根是一种什么植物?有什么功效?
大家好,我是秦汉药材。点关注,不迷路。
皂角刺有什么功效
建议:首先我觉得你需要了解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皂角刺,又称皂角针,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树的棘刺。本品性味辛,温,功专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以上是关于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你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皂角刺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皂角刺的作用是什么?皂角刺就是皂荚树上面的棘刺,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作用,其实皂角刺在中医里面是一味常用的活血消肿类中药材,它对于一些无名的痈肿、疔疮之毒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中医里面认为皂角刺入药其味辛、药效偏温,有较好的“活血消肿、托毒排脓、祛风止痒”等功效,在临床中也是有很多应用的。
1、皂角刺可以用来缓解疮肿、疔毒
皂角刺药效非常峻猛,古人认为疮肿、疔毒之症,以此物入药可以很快起到活血消肿、托毒排脓的效果,乃是缓解“疮疡”之良药。
古籍之中记载,疮肿之症初起者,皂角刺能引之消散;疮肿将破者,能引之以排脓。故而对于疮痈红肿等症,以皂角刺入药往往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在民间一些地方,人们常直接用皂角刺煮水喝来缓解各种疮痈之症,既简单便捷,又效果明显。中医里面则常将皂角刺和黄芪、当归、连翘、金银花、白芷、黄芩、牛蒡子等配伍使用,有较好的活血消肿、排脓生肌之效。
2、皂角刺可以祛风、止痒
皂角刺入药还有一定的祛风止痒之效,对于常见的疮癣、风疹泛红、痒痛等症,以皂角刺入药也是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中医里面就常使用皂角刺和地肤子、防风、荆芥穗、白鲜皮等药材配伍使用,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冲洗患处,皆有很好的祛风止痒之效。
而对于一些常见的疮癣、足癣之症,也可以使用皂角刺来入药缓解。此时可以将皂角刺和荆芥、白矾等配伍,然后在白醋内浸泡一天以上,每天用来泡脚或者冲洗患处,就可以起到疗癣止痒的效果。
不过皂角刺的辛散温通之效过于峻猛,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自己随意使用的,如果确实有需要的话,最好也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对枝对叶能治红,草木中空能治风,边沿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对枝对叶能治红”指的是,枝干上所有叶子以枝干为轴左右对称的草木,如冬青、黄金叶,均可取其叶捣烂敷于伤口,有迅速止血之功效。
“草木中空能治风”是说,枝干里边要是空的话,尽可以拿来治风湿用。
“边沿有刺皆消肿”,凡锯齿形边沿的叶子,或边上长刺的叶子,捣烂敷上可以去淤消肿。
“叶中有浆拔毒功”,要是被毒虫、毒蛇、有毒的植物弄伤,赶快在你身边找些能挤出浆液来的叶子捣烂敷上,能延缓毒性的蔓延。此类植物通常叶厚,如田七、厚脸皮、万年青。
叶子上长刺的是什么植物?两面针。
属木质藤本植物;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
单数羽状复叶,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4数;花瓣淡黄绿色,萼片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种子圆珠状,3-5月开花,9-11月结果。
扩展资料:
根、茎、叶、果皮均用作草药,通常用根。根性凉,果性温。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
局部应用时,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对胃痛或关节肌肉痛有缓解作用。根的水提液和酒精浸析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黄金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根的提取液用作针剂注射,对坐骨神经痛也有明显疗效。
因含有麻醉成分,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作粘膜麻醉剂。有认为它含有一木脂类lignan化合物C₂₀H₁₈O₆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做动物试验时,前者以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其镇痛作用则直达中枢。但也有认为与其所含生物碱有关。
参考资料:两面针-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