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的第二年,2016年3月份,也是刚回上海工作不久,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画室的信息。年前就有打算报个画室,把我从小的爱好在好好培养下,算是圆我一个小小梦想。
以后每个周六跟平时上班一样,早起到画室,画个一上午下课,有时候也会画一整天。画着画着就画到了今天,两年半了。
2016年8月份注册了这个公众号,起初也是头脑一热,虽然自己有时候也会写写文字发发牢骚,但是长期输出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写着写着就写到了今天,120多篇,也快两年了。
大学的时候没好好读书,想来也是遗憾,遗憾为什么不多读几本书,多看几部电影,这样也许头脑就不会那么简单了。以至于刚开始工作时还是一副小白兔的样子。老板和老师还是有差别的,老板不回因为你的无知耐心引导,而只会问任务完成与否。
成长有快慢之分,却无运气可言,一切好的结果都是有备而来。那么反之,自己的无知也让自己吃了苦头,学会了不得已的忍耐,然后换来了所谓的成长。
莫把无知当纯真,已经走过了那段纯真的年代。纯真可以继续留在心里,那份初心也许可以帮助坚守自己喜欢的事,但既然成人了就不要逃避长大的事实,至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前段时间公司招聘,来面试的简历上面写的都是95、96年的。感叹一声:“好小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这也快奔三的人了。偶尔看到新闻推送,什么什么偶像剧在热播,点开一看剧照演员没一个认识的,都是当代的小花小鲜肉。想起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偶像剧,那些从小看到大的演员,现在也很少出现他们的剧了。
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那么快了呢?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觉得吧,尤其是工作以后。不知不觉中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了。
看过一篇关于人们对时间感知的文章,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做个一个“线段实验”,他各用了三秒钟,在纸上画了A、B两条线段。画完后,他问一帮朋友:“你觉得我画哪条线段用得时间较长?”朋友们都回答:B线段。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倾向于认为:”内容越多,时间越长。“这也论证了心理学家哈蒙德提出得:“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跟我们吸收、处理、存储的信息量紧密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接触的事情是新奇的,未知的,大脑处于大量吸收储存信息的过程,事后回忆起来,时间就会“变长”。
小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因为小的时候,每天都会接触心的事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好奇,大脑每天都在存储各种信息。
长大后对事物熟悉的成都越来越高,尤其现在朝九晚五的生活,每一天似乎都在重复。大脑存储的信息量少了,新鲜事物少了,回想起来,上半年好像什么都没做,时间已经溜走了。
越觉的时间过的快,说明你的生活越苍白,有太少让你记住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生活还是需要些仪式感,至少回忆起来不那么完全苍白。
我对仪式感不那么强烈,我更赞同:“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如果有机会去接触新鲜事物,我想我还是乐意的。
就像现在去学游泳,虽然被呛水了好多次,虽然游的很磕碜,用朋友的一句话:“至少开始了。”
不断尝试新的事物,让你的好奇心不会枯竭,没有了好奇心的生活才是一潭死水。
为了不让自己那么无知,每天坚持阅读,把以前的遗憾弥补一些是一些吧。也是为了能输出一篇有点思想有点质量的文章。
这两年也去了一些地方游玩,旅游不仅是件让人兴奋的事,还可以增长一些见识,可以遇见不同的风景,会觉的世界很大,会发现原来生活里有那么多的未知。
我希望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只有我知道。朋友问我:“你觉的辛苦吗?”我说,“我是这样性格的人,如果充实让我减少焦虑,那就选择充实的生活。”
每画一幅画,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就会开心;
每写一篇文章,都是对自己思绪的梳理,写下来我就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方式是你能接受并能从中体会快乐。
版权作品,未经《短文学》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出现口吐白沫是癫痫病发作吗儿童失神性癫疯属于良性癫痫吗